【专题报道】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的中日经济关系
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已经经历了30个年头。30年里中日经济关系经历了风雨,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在这期及下期的周刊中,我们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就这30年间的中日经济关系做一回顾与总结。
在1985年—1995年日元急剧升值期间,日本企业制造成本普遍升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后端加工工序再次大规模向海外转移。而中国劳动力价格低、素质高,与日本距离近,沿海基础设施较完善,以及1992年中国改革目标明确为市场经济体制等因素吸引下,日本企业开始向大规模中国投资、转产,成为延续产品寿命周期、再次获得发展机会、提高竞争力的良好环境。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是一个值得中日两国人民庆祝的富有深远意义的年份。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甚了解,当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因为得到了日本智力和财力的大力帮助,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中日友好合作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评论分析】
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产、学、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期《中日经济信息周刊》编辑部就中国“产、学、研”的现状、社会价值、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的钱元强执行主任。
【中日交流】
日本近世对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侵略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凡有理性和正义感的日本人也都承认。现实地讲,中日两国要解决历史认识分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好的办法是淡化分歧。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犹如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是需要双方的善意行为去培育的。
鉴真 逆渡航·日中青年交流 学生征文

我在鉴真逆渡航行交流活动中的体会 东京外国语大学 宫田真理
我在中国度过了童年时代,在上北京日本人学校的时候,没有日本·中国的国家概念,感觉两国关系与自己没有联系。进入大学,我开始学习中文,对我来说,中国变成另外一个国家,反日游行以及在网络上充斥着两国间憎恨的文章铺天盖地,那时候我就在想要加深与中国的交流。
鉴真和上纪念-返渡航行活动让我感动的地方 早稻田大学 国际学院 顾 倬豪
“鉴真和上纪念-返渡航行中日青年交流计划”活动结束后,我的脑中留下了很多回忆,它们就像不解之谜一样令人难忘。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周,30个中日学生从日本渡到中国,和各种人进行交流,在互相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对鉴真和尚当初对中日关系所做的贡献有了重新的认识。在这期间,出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场景,我想随着自己的回忆把它叙述出来。
改善中日友好关系之我见 明治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政治学科 大岛 翼
我申请参加鉴真工程时的主题作文名为“我认为真正的友好关系只能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亲身交流才能达成”。通过这次访问,我更加坚信自己的这个想法了。
我在鉴真逆渡航交流活动中的收获 早稻田大学研究生学院 林彬
差不多十天的鉴真和尚返渡航行纪念活动,可以说是一次获益匪浅的旅行。和很多人的相遇,交流,使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成长。生活在距今1250年前的故人们让我们聚到一起,即使是在如今,我们也能深刻的感受到,还有很多人还在被他的思想影响着。
《中日经济信息周刊》试刊期间每月发行两期,发行时间为每月5日、20日。本刊为从事中日间经贸工作的相关人士,渴望将自己的资源与国际接轨的中日政府领导人、投资者、企业家、实务工作者、研究者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试刊期间,免费为您刊登中日两国间的有关投资引资、实业项目、招商政策、企业宣传和行业信息等方面的文章和项目信息。经筛选录用,会迅速将您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中日间数以万计的订阅者。
E-mail:[email protected] / tel:86-10-65574990 / fax:86-10-65579038